0%
您当前的位置:欧洲杯手机投注-欧洲杯投注官网>媒体中心>新闻动态

[中国水利报] 新模式供上幸福水-欧洲杯手机投注

□本报记者 田灵燕 杨晶

广东,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目前正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大步迈进。而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一项重要考量指标,在实现全面小康这个目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经历了农村饮水解困阶段后,在以提质增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目标的第二阶段,广东各地面临着一道共同难题——农村分散式供水:在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地势较高的偏远山区,采用市政管网供水,投资成本过高,但如果采用传统处理工艺,难以保证水质安全。

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佛山市高明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全省农村率先采用“小型集中式装备一体化”供水方式,与市政管网延伸方式“打配合”,实现“提质、增效、升级”目标。

立足大局,政府“借钱”建工程

“前些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农村水质不达标,群众对此抱怨很多。”谈起曾经的水问题,佛山市高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常务副局长严战康记忆犹新,“近30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农村饮水条件不断改善,但高明区尚未接通市政自来水的自然村人口分散,偏远丘陵山区村庄数量多、地势高,普及自来水的任务十分艰巨。”

2016年4月,高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组织人员对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结果显示:高明区农村水源水质复杂,存在浊度、微生物、铁锰超标和ph值不达标等情况,采用传统工艺处理,无法保证水质安全。

一边是群众对“放心水”的渴望和小康社会的硬指标,一边是困难重重的现状。如何对付难啃的“硬骨头”?

高明区对照省里的规划和目标要求,专门成立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4月,高明区委常委、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局长麦兆雄带领考察团,前往海南实地考察,力求制定最优方案。在全面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高明区逐步明确了思路:对于位置较偏远的自然村,在现有自备水源供水设施基础上加装滤膜处理器,建设一批“小型集中式装备一体化”设施供水工程。

思路虽然好,但资金是难题。工程预算投资5200余万元,以高明区财政状况,要争取在2017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难度相当大。“农村饮水安全,关乎民生福祉,决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资金不足,贷款也要做!”高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副局长徐祖明说。

随着约6000万元银行贷款的到位,这项被列入高明区2017年“十大民生工程”的项目得以如期推进。

攻坚破局,力创农村供水新模式

在现有自备水源供水设施基础上加装滤膜处理器来净化饮用水,对村民来讲是新生事物,对政府部门来说,也是一项没有实战经验的创新工程。不仅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建后供水质量如何保障也是关键难题。

“佛山水业集团高明供水有限公司作为供水管道建设的主体,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力量,熟悉工作流程,我们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确定他们为本项目的代建单位,负责立项、设计招标、施工及监理招标、建设管理等。”徐祖明认为,必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本着这样的原则,经过反复研讨和严格的程序,高明区最终确定高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为组织建设单位,佛山水业集团高明供水有限公司为代建和建后运维单位,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为施工单位,项目归属为各镇政府,负责对项目后期运营进行监督。同时,还制定了《高明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项目重大工程廉洁风险同步预防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由于对工程建后维护费用心中没数,村民对新建工程意愿并不高。高明区为此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举办村村通自来水培训班,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单等多渠道进行宣传,逐步消除了村民对建后管理的疑虑。

经过一年多努力,高明区按照与城市同样的饮用水标准,以水源条件和人口分布为依据,以超滤膜为核心,结合其他工艺,建立了“设施装备化 物联网管理 区域化服务”的现代化供水系统。

2017年4月,高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与区财政局联合印发了《高明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项目建后维护费用分配暂行方案》。经过测算,建后项目运行费用约为1.2元每吨。项目运行后前3年由村民、佛山水业集团高明供水有限公司、区镇两级政府按1.5∶2.5∶6的比例进行分摊,即村民前3年承担的水费为0.18元每吨。

好实惠显而易见,幸福感油然而生。村民们从内心不接受到主动交水费,为供水项目贴上了“民心工程”的标签。目前高明全区73个村中有8个村是集中供水,65个村喝上了“小型集中式装备一体化”工程净化水。

积极借力,攻坚破局,高明区创新模式,打通了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多措并举,确保“放心水”长流不断

在高明区更合镇洞心村“现代高科技膜法净水站”,几平方米的空间内,一排崭新的设备正在运行。翻看站内的宣传手册,净水设备的工艺流程、优势特点等内容清晰呈现:超滤技术具有更高保证的微生物安全性,可去除细菌、藻类、肉眼可见物等水中物质,出水水质稳定……

“标准化、模块化设备占地面积小,供水规模灵活,而且全自动运行,操作简便,无需专人值守,定期巡查维护就行。”负责技术维护的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打开手机app,各村“小型集中式装备一体化”净水设备运行情况一目了然。通过远程物联网监控,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在手机或电脑上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系统就会报警提示,解决了村镇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的问题。

“我们验收完毕后,将净水设备及附属设施移交给辖地镇进行管理,各镇与高明供水有限公司签订建后维护协议,要求其负责保障供水设施运行正常,确保设备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徐祖明介绍。与此同时,高明供水有限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农村供水项目部,每半年对净水设备的出水及用水户水龙头出水进行一次14项指标的常规检测。

“以前喝的水总有一股铁锈味,村民都担心身体会出问题;如今我们终于喝上了‘放心水’。”洞心村村委会主任黎文居脸上挂满了笑容,“水质变好了,大家喝在嘴里,甜在心里。”

洞心村饮用水由“苦”到“甜”的转变,也是广东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的缩影: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在原有农村供水工程基础上,采取扩网、改造、联通、整合、新建等措施,把符合国家水质标准的自来水引到村里。据了解,广东省将15个市95个县(市、区)纳入项目计划进行投资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规划任务。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激昂续曲,广东省农村群众正从容跨入小康社会的门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月3日
链接:

作者: 田灵燕 杨晶
责任编辑:邓婉颖


热点新闻
网站地图